诗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篇 诗篇

诗篇

2022-06-14 08: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诗篇第七十三至八十九篇

诗篇卷三 七十三24 接我到荣耀里 「到……里」的翻译纯粹基于诠释,希伯来原文是找不到的。神「拿取」人来救他性命的概念,在诗篇十八16~17十分明显;新国际本将同一句话译作「他抓住我」(和合本同)。「荣耀」一词在希伯来文圣经从来不是用作天堂的同义词,它的意思是诗人的危机可以「荣誉」地得到解决。诗人所遭遇的艰难为他带来羞愧,因为受苦被视作犯罪和不蒙神喜悦的证据(有关报应原则和来生的讨论,见:诗篇中「常见的概念」附论的注释)。 七十四4 旗 军队经常携带神祇的纛(旗)或偶像,作为神祇临在的象征。主前九至八世纪的亚述经常提及神明的纛在他们前面开路。以色列和其他国家,包括亚述,都有在战争时使用旌旗的习惯。埃及的军旅以神祇为名(如:亚孟旅、色特旅……等),其纛就是用代表这些神祇的事物作为识别。军队使用军旗和纛供发讯号和召集之用,以及在城墙悬挂(见:耶四6)。旌旗的颜色和标志表示其效忠对象,在很多情况下,更包括据信会与人类军队并肩作战之神祇的记号(见:耶五十2)。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的部队行军时,「纛」是插在君王的战车上。安营时则立于王帐之侧,作为献祭和服事神明的焦点。 七十四6 一切雕刻的 「雕刻」一语所指的究竟是护墙板,还是与圣殿有关的铜器金器难以断定。清楚的是这殿(和古代世界很多庙宇一样)作为装饰的无数巧工制品,如今尽皆无情地毁于一旦。 七十四13 将海分开 这篇诗里面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所指的是分开红海的事。上文下理的焦点都是诗篇提及多次,与海洋为敌的宇宙性战争。本节所用的动词全本圣经只有在此使用这个形式,因此颇难翻得准确。如果作者所指的真是「分开」的话,他可能是响应《埃努玛埃利什》史诗所记载,玛尔杜克将查马特(「海洋」)一分为二的故事。其他学者则将这话解作是指这些战争开始之前,大海翻腾的情景(见:但七2、3的注释)。 七十四14 鳄鱼 利维坦(原文)经常被考证为鳄鱼(和合本)。鳄鱼主要产于埃及(在当地象征王权与伟大),但在巴勒斯坦亦偶有出现。但本节说利维坦有几个头(「头」在原文是复数),以及约伯记四十一19~21说牠呼出烟火,都是鳄鱼的说法难以成立的理由。另一个诠释将利维坦解作海怪(见:赛二十七1)。乌加列文献提供了支持这看法的证据。文献详细记载某个代表诸海或乱水的混沌巨兽,是一条多头的缠绕海蛇。这兽被巴力所击败。将利维坦形容为「盘蛇」(和合本:「曲行的蛇」)的以赛亚书,和记载风暴之神如何「击打缠绕之蛇利坦」(它有七个头)的乌加列巴力史诗,有极密切的关系。两处文字所表达的,都是秩序丰饶的神克服了混沌怪兽。亚喀得文学有一个名叫「巴什穆」(bashmu)的活物,被形容为有六舌七口。一处文献将巴什穆与其他传说中的活物同列,一只活物有两个头,另一只则有七个头。后者更出现在一个圆筒印章之上。印章描绘牠四头低垂,另外三个则继续作战。旧约还有好几处经文提及利维坦,但大部分都是描述神创世之时在大水混沌(以海蛇为其化身)之上建立了秩序。但在以赛亚书二十七1中,秩序和混沌之间的斗争却发生在末世。描述撒但以七头大龙身分坠落的启示录十二3~9,可能也是响应了称利坦为「七头暴君」的乌加列表征。因此,从圣经的角度,利维坦最好是归为「超自然活物」一类(如:基路伯),不算是自然或纯神话的动物。这样,它就可以出现在经外神话之中,鳄鱼等类亦可作其象征(如:结二十九3,尽管该处经文并没有直接提到利维坦一名)。 七十五3 地的柱子 柱子通常代表界限。所罗门圣殿在门廊有两根独立的柱子,可能代表圣所的界限。圣幕用柱子悬挂幕幔,构成幕院的界限。即使是用作支撑的柱子(如参孙所倾覆的非利士庙宇),考古资料依然证实是用作门廊或院子的界限。巴比伦称库杜鲁的界石是柱状的。古代近东文献并没有地由柱子支撑的对应例证。在约伯记二十六11有柱子的却是天,但这话也是在讨论界限(10节)之时提出的。因此,地的宇宙性界限比较有可能是活人死人之间的分界。本节译作「地」的字眼有时是指冥界。在亚喀得文献中,冥界的界限由闸门所代表。 七十五8 审判的杯、搀杂的酒 旧约多次以酒比喻审判的杯(耶四十九12,五十一17;哈二15~16)。以赛亚书五十一17特别清楚表示这杯所导致的是醉酒(东倒西歪)而非死亡。被逼喝这杯的人失去一切自制和自卫的能力(赛五十一22~23),变得不省人事。希腊时代的人喝的通常是搀水的葡萄酒,如此可以有更多的饮料,并且整顿饭都可以交谈。但在较早时期,更加普遍的是搀杂或调和的葡萄酒,酒力十分猛烈,饮用必须有节制(见:士九13;箴九2)。在美索不达米亚,葡萄酒要等到亚述时代才开始普遍。在这地区,酒是在特殊场合才饮用的。在没有葡萄酒时,葡萄蜜汁可以搀以蜜糖来制造甜酒。 七十五10 恶人和义人的角 有关「角」的讨论,可参看:诗篇中「形容神的常见象喻」附论的注释。 七十八2 比喻 本节译作「比喻」的字眼(mashal)的意思十分广泛:「比喻」(结十七2)、「诗歌」(民二十一27)、「神谕」(民二十三7;和合本:「诗歌」)。它在本节和在箴言十1一样,都是「教训」的意思(和合本:「箴言」);指神对百姓的教训,一方面用以色列人为警告的对象,另一方面运用常见的智慧文学体裁,使「万民」──不单以色列人──都能听懂。这话又或可以和哈巴谷书二6的「黑暗话语」相提并论。迦勒底的侵略者丧失不义之财,遭受讥刺。 七十八9 以法莲被击败 这里没有提供足够的数据,来鉴定所指的是哪一场战争。圣经经常用以法莲作为整个北国以色列的代号。然而在此所指的,可能是以色列历史中颇为早期的事件,即被非利士打败,而丧失约柜的那场战争。支持本节是指这场战争的证据,包括本诗列举以色列人所遭遇的问题,数到这一件事为止(60~64节)。又有人远走历史的另一端,认为本节是指主前七二二年北国被亚述所灭的事。 七十八12 琐安 锁安是埃及的贾内特,希腊人称之为泰尼斯。这城在第二十一王朝(主前十二世纪)时,成为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首都。在摩西时代,以色列人就是定居在埃及的这个区域。 七十八14 云彩和火光 这话所指的是在旷野与以色列人同在的云柱火柱。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十三21~22的注释。 七十八15 盘石出水 有关这事件的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十七章;民数记二十章的注释。 七十八24 吗哪 有关吗哪的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十六章的注释。 七十八27 飞鸟 有关这些雀鸟(鹌鹑)的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十六章的注释。 七十八44~51 十灾 有关十灾的资料,可参看:出埃及记七至十一章的注释。 七十八60 离弃示罗 位于以法莲山地之心脏的示罗(现代之塞农废墟),是以色列人在改用耶路撒冷之前,召集圣会的所在。在此的挖掘证明到了主前十一世纪之时,此地已经有大规模的建筑。在整个铁器时代这地都有人定居,但供圣用的建筑物却成了遭神审判之神殿的榜样。学者相信非利士人在亚弗之役大胜之后,乘胜蹂躏了这个地区(撒上四)。 七十八61 约柜被掳 有关这事件的资料,可参看:撒母耳记上四至六章的注释。 七十九1 历史背景 主前五八七年巴比伦攻陷耶路撒冷,是旧约时代圣殿被污秽,城被毁灭的惟一案例。 七十九2 尸首为鸟兽所食 在《吉加墨斯史诗》之中,香柏树森林的护卫者胡瓦瓦告诉吉加墨斯说,他应该让鸷鸟和食腐野兽吃他的肉。有关曝尸的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列王纪上十六4的注释。 七十九5 这到几时呢? 这个在诗篇之中出现了几乎二十次的问句,通常都和哀悼诗歌有关。这句话在美索不达米亚亦出现在苏美的《苏美和吾珥被毁悼词》之中:「仇敌眼光投射在我的所有之上,要到几时呢?」 八十1 坐在二基路伯上的 基路伯设置在约柜的上方或两旁,与之有密切关系。基路伯经常在古代艺术中出现,往往位于神明或君王宝座的左右。基路伯护卫宝座,柜为脚凳,以及本节等经文耶和华坐在基路伯之上为王的描述,都支持约柜代表眼不能见之耶和华宝座的概念。埃及人在庆典时把神像放在轻便的小艇中游行。按照当时的绘画,这些小艇是大小与约柜相仿的箱子,用杠搬运,并于其上或两旁饰以充任守卫的活物。圣经的描述加上考古学家的发现(包括一些精致的象牙制品,分别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宁鲁德、叙利亚的阿斯兰塔什、以色列的撒玛利亚),显示基路伯是复合性的活物(兼具几种生物的特色,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兽),往往具有翅膀和四足动物的身体。 八十3 使你的脸发光 「神的脸光」的象喻在埃及亚马拿的王室书简,和乌加列的信件都可以找得到。例如埃及王一个臣仆有「太阳(即法老)的面灿烂地照着我」这样一句话。有两个小型(长约一吋)的银制卷轴,在耶路撒冷称为凯特夫欣嫩的地区出土。这些来自主前六、七世纪某个墓穴的护身符,上面有民数记六25的祝福,其中有求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一语。这些卷轴是现存最早的圣经经文例证。藉神明的脸光得着怜悯,是主前十二世纪以降美索不达米亚的典籍和碑文中都曾经提及的概念。

八十5 眼泪当食物 这话里面英文译作「饼」的字眼,亦可以泛称「食物」(和合本)。亚喀得文献中「我吃苦泪为食物」,「哭泣是我的滋养」等语句,用的也是一样的象喻。 八十11 海和河 按照地理上的描述,所指的很可能是地中海和幼发拉底河(和合本照希伯来原文译作「伯拉大河」)。 八十13 野猪 猪在很早的时代已经被人驯养。但野生的品种依然在近东继续繁衍,并且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中出现。 八十一2 手鼓、琴瑟 请参看一五○篇3~5节的注释。 八十一3 在月朔吹角 由于使用阴历的缘故,古以色列以每月的初一日新月初现之时为节期(即每二十九或三十日一次的节日)。这日与安息日一样,所有工作都告休止(见:摩八5),并且需要献祭(民二十八11~15)。王国时代君王成为这些庆典的要角(见:结四十五17)。这节期到了被掳归回的时代依然奉行(结三5;尼十33)。从主前第三千年纪末期开始,直到主前第一千年纪中期的新巴比伦时代,月朔在美索不达米亚也是重要节日。然而月朔(新月)和月望(月圆)在此对偶,显示本节所指的很可能不是月朔的庆典,而是住棚节(参看下一个注释)。 八十一3 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 住棚节是惟一能够跨越月朔月望的朝圣节期。民数记二十九章的描述记载了有关这两个日子的指示,吹角亦包括在内。 八十一7 雷和米利巴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时有雷声,但很难解释这雷声怎样和搭救有关,并且米利巴事件也发生在这事之前。因此这雷云(NIV;和合本:「雷的隐密处」)比较有可能被视作拯救以色列出离埃及之神圣战士耶和华的武器(赛二十九6使用同样的措词)。米利巴是耶和华藉盘石赐水的地方(见:出十七章的注释)。 八十一16 盘石出蜂蜜 虽然旧约圣经里面的「蜜」大多都是枣椰树果子的甜汁,本节中的盘石却表示所指的是石上蜂房所产的蜂蜜。 八十二1 诸神集会审判 在古代近东重要的决策都是在诸神议会中决定。神明在此互相斟酌,交流数据和意见。在乌加列文献中(《凯雷特史诗》尤然),天上议会围绕宝座是人所共知的一幕;惟一不同之处,是这迦南故事中的议会是由诸神系统中的神祇组成。此外,主前十世纪比布罗斯的叶希米珥克碑文,和阿齐塔瓦达的卡拉特珀石碑,也提供了其他的例证。在亚喀得文献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众神之会推举玛尔杜克作其元首。这会的成员有五十个神祇,其中七名组成内阁议会。在以色列的信仰系统中,这些神祇被天使或灵──神的众子或天军──所取代。 八十二5 地的根基 按照巴比伦对宇宙的认知,大地的根基是在所谓「阿普苏」之上。这是个如水的原始地区,是极之重要的神祇恩基/伊亚的领域。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看,它代表地下水位,在沼泽、水泉浮现出来,又和淡水的宇宙性洋海河流有关。在《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玛尔杜克的名字之一是阿吉利玛,即把地奠定在大水之上,建立其上各区者。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约伯记三十八4~6的注释,以及诗篇中「常见的概念」附论中,有关「诗篇中的创世」的讨论。 八十二6 神/至高者的儿子 请参看八十二篇1节的注释。 八十三6~8 联盟的成员 最初说及的七个民族或国家都是犹大东面和南面的近邻。身分最难确定的是迦巴勒,这名通常是指地中海岸极北之处的比布罗斯。但彼特拉附近有另一个同名的地点,比较符合本段的文脉。非利士和推罗分别是以色列西面和北面的传统敌人。这里又以亚述为联盟的要角,符合主前九世纪中叶至八世纪末的局势。九世纪中叶时亚述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北方,因此比较可能是八世纪的冲突。亚述在撒珥根和他儿子西拿基立年间所发动的侵略行动,犹大首当其冲。按照亚述碑文的记载,推罗、比布罗斯、亚实突(非利士)、亚扪、摩押、以东,都已经在西拿基立进军耶路撒冷开始围城之前臣服。这可能已经是足够的理由,视他们为敌方的共谋者。在试图鉴定这篇诗的历史背景之外,还有另一个诠释本段的方法:那就是视之为以色列传统敌人的名单。 八十三9 米甸、西西拉和耶宾 这是指士师时代的两场战争,神介入其事,帮助以色列人。有关米甸败在基甸手下的讨论,可参看:士师记六至八章的注释。有关底波拉和巴拉击败耶宾王和他手下大将西西拉一事的讨论,可参看:士师记四章的注释。 八十三10 隐多珥 隐多珥虽然没有出现在士师记对这些战争的叙述中,却是在两个战场的附近。耶斯列谷的东端从南到北的宽度只有十哩。堵塞北缘的是他泊山,南缘的是基利波山。这个十哩宽的出口被小山摩利冈一分为二,各自为隘口。隐多珥位于北面隘口的正中,介乎米甸之役的战场摩利冈,和底波拉和巴拉集结军队的他泊山之间。 八十三11 众王 本节所列的四王是率领米甸军队与基甸和以色列人对敌的人。士师记八章记载他们兵败被处死的经过。 八十四篇诗题 可拉后裔 请参看「四十二篇诗题:可拉后裔」的注释。 八十四1~2 羡慕渴想院宇 作为神居所的圣殿是人享受恩宠和祝福的地方。这里所用的动词表示对某人或某些事物「觉得失落」的意思。它包含了一些缅怀旧事,切望回到美丽回忆中之情况或处境的情怀。朝圣者在此表达了因为不在圣殿而有的失落感。 八十四4 住在你殿中的 在以色列只有祭司才能住在圣殿范围之内。古代近东各处的人都觉得能够不断活在神明面前是极大的殊荣。巴比伦王尼里格利萨向神祇表示他宁愿永远在当地。另一个文献又说:「我愿永远站在你面前崇拜修行。」一首赞美玛尔杜克的诗歌,祈求的是崇拜者能够永远站在神祇面前祷告、代求、恳请。主前第三千年纪的苏美崇拜者为求达到这个目的,将显示自己祈祷模样的小像放置在庙宇中。这样一来,在庙宇之中就不断有代表他们的事物了。 八十四6 流泪谷 「巴卡」谷(原文 bakha 音译)如果是个地名,则不可考。如果是意译为「流泪谷」(和合本),亦同样难以索解。另外,有学者提出这字是指一种树木:香脂树(见:撒下五24的注释;和合本:「桑树」)。但这些解释都无助于考证这谷的位置,或理解其意义。 八十四10 看门 祭司负担最重要的几个责任之一,是管制谁可以进出圣殿场地,即「圣洁范围」(有关这概念的讨论,见:利十六2;民十八1~7的注释)的内层。圣所若被不洁所污染,就要献上赎罪祭(NIV:「洁净祭」,见:利四1~3注释),并且可能会有惩罚临到个人和百姓身上。守门者必须防止未经许可的人擅进。圣殿里面有很多贵重的对象,金银随处都是,对于斗胆擅闯圣所偷窃圣物而无惧于神审判之人,这是很大的诱惑。这些贵重对象也需要保护。圣物若遭不正当的使用,就须献上赎愆祭(NIV:「赔偿祭」;见:利五14~16的注释)。守门者的责任就是防止有人犯这种罪。然而对诗人来说,看门人是很荣幸的人之一,这些人能够不断处于神临在之地。 八十四11 日头 日头和盾牌的关系在于两者都有保护之能。盾牌的意思很明显,但很多人都不会从这角度理解日头。无论如何,亚述王亦有使用这个象喻,描述他们对百姓的保护,就如太阳的光芒遍照全地一般。 八十五篇诗题 可拉后裔 请参看「四十二篇诗题:可拉后裔」的注释。 八十七4 拉哈伯 拉哈伯是被神所杀的海怪之一(见:伯二十六12;诗八十九10;赛五十一9)。勇士神祇(在巴比伦是玛尔杜克,在乌加列是巴力)在巴比伦和乌加列的创世神话中,与海怪和牠的党羽作战,把牠杀死,其方式与耶和华相似。在本节等经文中,拉哈伯是埃及的象征式称号(赛三十7)。但拉哈伯一名尚未在任何经外史料中有出现的例证。 八十七4 列国名单 本节没有寻找历史背景的必要,因为名单所列的是将会认识耶和华的一部分国家。这名单包括了超级强国如埃及(拉哈伯)和巴比伦,近邻如非利士(在西南方)和推罗(在西北方),以及远方的邦国(埃及以南的古实或努比亚)。 八十七6 记录万民 古代属于王室领地的城市通常是行政机关(主要由王的亲戚组成)的所在,并且享有某些特权,如:豁免赋税、徭役、兵役、牢狱,以及享用最美丽、最豪华的建筑工程。例如在巴比伦,尼普尔、西帕尔、博尔西帕等城由于是宗教中心而不是政治首都,也在享有这些特权(称为 kidinnutu)的城市之列。政治首都如尼尼微、巴比伦等,也得到类似的地位。一般假定是有记录把享有这些特权的人登记在案。诗人在此暗指的是在锡安出生的人所有的特殊地位。 八十八篇诗题 可拉后裔 请参看「四十二篇诗题:可拉后裔」的注释。 八十八篇诗题 以斯拉人希幔 希幔和以探(见:诗八十九诗题)都被列入所罗门年间著名的智慧人名单之内(王上四31)。他在大卫执政时受任为利未乐师之一(代上十五17、19)。 八十八3 对死亡的忧惧 在这篇充满了对死亡之忧惧的诗篇中,诗人为面临死亡的自己哀悼。它令人联想到《吉加墨斯史诗》中的吉加墨斯对忧惧死亡的回应,是追求长生不死。密友恩基杜的死亡,是导致吉加墨斯这样做的原因。诗人亦同样因为丧失良朋密友而感到绝望(8、18节)。 八十九篇诗题 以斯拉人以探 这名字出现在所罗门年间哲士的名单之中(王上四31),并且可能是大卫执政时的利未乐师之一(代上十五17、19)。此外,再无有关这人的资料。 八十九7 圣者的会 在古代近东重要的决策都是在诸神议会中决定。神明在此互相斟酌,交流数据和意见。在乌加列文献中(《凯雷特史诗》尤然),天上议会围绕宝座是人所共知的一幕;惟一不同之处,是这迦南故事中的议会是由诸神系统中的神祇组成。此外,主前十世纪比布罗斯的叶希米珥克碑文,和阿齐塔瓦达的卡拉特珀石碑,也提供了其他的例证。在亚喀得文献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众神之会推举玛尔杜克作他们的首脑。这会的成员有五十个神祇,其中七名组成内阁议会。在以色列的信仰系统中,这些神祇被天使或灵──神的众子或天军──所取代。 _ 创世史诗

八十九9 管辖海的狂傲 圣经和古代近东传统都视海洋和住在其中的海怪为混沌和没有秩序的代表。海洋和陆地明显的争斗,以及怒海所显示无法遏止的能力,都是构成古代近东宇宙神话的因素。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描写玛尔杜克如何在代表大水混沌之女神查马特以龙的形式出现时,把她克服。乌加列传说中很多关于巴力的循环故事,都是描述巴力和对手海神雅姆之间的争斗。同样在乌加列史诗之中,亚拿特和巴力都自称征服了七头龙利坦,取得支配诸海的权力。海既被视为对宇宙不断构成威胁的混沌势力,管辖大海就变成了耶和华能否在这些势力之上行使主权的证据。使海平静就是祂统治之能的表现(见六十五7,一○七29的注释)。 八十九10 拉哈伯 拉哈伯是被神所杀的海怪之一(伯二十六12;赛五十一9)。勇士神祇(在巴比伦是玛尔杜克,在乌加列是巴力)在巴比伦和乌加列的创世神话中,与海怪和牠的党羽作战,把牠杀死,其方式与耶和华相似。在其他经文中,拉哈伯是埃及的象征式称号(赛三十7;诗八十七4)。但拉哈伯一名尚未在任何经外史料中出现。 八十九12 南北为你所创造 古时断定方向并不是准确的科学。北极星在这时代约在真北以南十二度,因此定位需要使用星轨和星座。在日常的使用则倚靠地形特征寻找方向。东风在美索不达米亚称为山风,因为群山是在东面。在以色列用语中,「北方」有时被称为「撒分」,本节是例证之一。其实撒分是叙利亚境内一座山的名字(见:诗四十八2的注释)。 八十九12 他泊和黑门 这是以色列境内最显著的两座山。黑门山(前利巴嫩山脉中的一峰,海拔9,232呎)位于以色列的北界,经常积雪。他泊山则位于耶斯列谷的东北端,虽然只有1,929呎,远不及黑门山,却是从平原崛起,峨然独立的孤峰。「他泊和黑门」若与本节上半之「南北」对偶,作者必然身在加利利地区。 _ 被雪掩盖的黑门山

八十九14 公义公平为宝座根基 古代近东各处的文献,都表达了公义公平是君王最基本责任的观念。埃及艺术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玛阿特(公平和真理女神)的徽号是宝座底下的平台。 八十九18 王为盾牌 有关「盾牌」的讨论,可参看:「形容神的常见象喻」附论的注释。 八十九20 用圣膏膏他 古代近东某些地方有膏立君王的惯例。埃及人和赫人相信受膏能保佑其人不受冥界神灵之害。大部分证据来自赫人描述登基典礼的史料。美索不达米亚的君王则没有膏立的证据。埃及法老不受膏立,但却膏立其臣子和藩属。膏立确认他们受其统治,同时表示受他保护。亚马拿文献中提到努哈瑟(位于今叙利亚)的王受法老所膏。这模式符合大卫膏立为神藩属的观念。在撒母耳记下二4中,膏立大卫的则是百姓。此举显示大卫和受他统治的人之间,某种契约的存在。努斯人订立商业合同时,以油彼此相膏。埃及婚礼也包括用油膏抹的一步。有关君王登基的资料,可参看:撒母耳记上十一15的注释。膏油的材料包括没药、肉桂、香蔗、桂皮(配方载于:出三十23~25)。油象征神给百姓的恩赐,以及如今藉这典礼加诸其领袖身上的责任。按照以色列的惯例,膏抹是拣选的象征,经常和圣灵的赏赐有密切关系。此外,在整个古代世界,膏抹都是一个人法律地位得到提升的象征。保护和身分改变两个概念,可能都与君王受膏有关。膏抹能在国位上保护他,并且使他与神界认同。 八十九24 角 有关「角」的讨论,可参看诗篇中「形容神的常见象喻」附论的注释。 八十九35~37 帝系如日月之恒 一位大臣为亚述王亚述巴尼帕祝祷说,愿他王权坚立,如日月坚立在天。在黎凡特出土,阿齐塔瓦达王所立的碑文宣称这王的名会存到永远,如日月之名一般。另一个对亚述王的祝祷又说:「正如天地永存,愿我主大王的名,亦在亚述永存」(CAD Q:123)。某首对辛神的赞美诗亦响应了同样的期望。这诗祈求神祇令(主前八世纪的亚述王)撒珥根的统治,可以如天地般长久,并使他的宝座坚定在地的四方。最后,亚述巴尼帕又恳求神祇伊亚赐他长寿、健康、快乐,并使他宝座的根基如上天和冥界般安稳牢固。

──《圣经背景注释》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